《现代设计史》是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的专业选修课。它是一门理论性、识记性较强的课程。《现代设计史》主要介绍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阐述不同设计流派、不同设计风格的演变过程及代表作品,探讨设计和生产、消费、科技以及商业之间的关系,陈述相关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现代设计史》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选修课,是平面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在把握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为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史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现代设计史》是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其他实践类课程共同构成设计史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设计实践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导性价值。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部分 工业革命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以及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区别;掌握设计的内涵;掌握设计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机械印刷技术的发明(一般)识记:机械印刷技术背景理解:机械印刷技术概况应用:机械印刷技术发明(二)石版彩色印刷术的发明(一般)识记:石版彩色印刷术背景理解:石版彩色印刷术概况应用:石版彩色印刷术发明(三)摄影的发明(次重点)识记:摄影的背景理解:摄影的概况应用:摄影的发明(四)字体设计和版式设计(重点)识记:字体设计和版式设计背景理解:字体设计和版式设计概况应用:字体设计和版式设计应用(五)工艺美术运动(重点)识记:工艺美术运动背景理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应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六)新艺术运动(重点)识记:新艺术运动概况理解: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应用: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七)现代艺术运动(重点)识记:现代艺术运动背景理解:现代艺术运动概况应用:现代艺术运动平面设计(八)装饰艺术运动(重点)识记: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理解:美国装饰艺术运动应用:英国装饰艺术运动第二部分 现代主义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和特征;掌握德国工业联盟以及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设计的主要特点以及代表设计师和作品;掌握包豪斯发展的阶段以及各设计流派的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德意志制造联盟(次重点)识记:德意志制造联盟的艺术特点理解: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现代艺术思想应用: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现代设计风格(二)荷兰风格派(重点)识记:荷兰风格派的艺术特点理解:荷兰风格派的现代艺术思想应用:荷兰风格派的现代设计风格(三)俄国构成主义(重点)识记:俄国构成主义的艺术特点理解:俄国构成主义的现代艺术思想应用:俄国构成主义的现代设计风格(四)包豪斯设计学校(次重点)识记:包豪斯的艺术特点理解:包豪斯的现代艺术思想应用:包豪斯的现代设计风格(五)战争期间的平面设计(次重点)识记:战争期间的平面设计的艺术特点理解:战争期间的平面设计的现代艺术思想应用:战争期间的平面设计的现代设计风格(六)国际主义平面设计(次重点)识记: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艺术特点理解: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现代艺术思想应用: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现代设计风格(七)企业形象设计(次重点)识记:企业形象设计的概况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特点应用:企业形象设计的发展第三部分 信息时代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信息时代设计的形式和特征;掌握波普设计以及朋克风格、孟菲斯设计的主要特点以及后现代风格的代表设计师和作品。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一般)识记:大众文化理解:消费文化应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二)波普设计(重点)识记:波普设计产生的原因理解:波普设计思潮应用:波普设计对设计的影响(三)朋克风格(次重点)识记:朋克风格产生的原因理解:朋克风格思潮应用:朋克风格对设计的影响(四)孟菲斯(次重点)识记:孟菲斯产生的原因理解:孟菲斯思潮应用:孟菲斯对设计的影响(五)后现代风格(次重点)识记:后现代设计产生的原因理解:后现代设计思潮应用:后现代设计对设计的影响(六)电脑辅助设计(次重点)识记:电脑辅助设计的概况理解:电脑辅助设计的多元化应用:电脑辅助设计发展的趋势(七)数码影像处理(次重点)识记:数码影像处理的概况理解:数码影像处理的多元化应用:数码影像处理发展的趋势(八)互联网设计(次重点)识记:互联网设计的概况理解:互联网设计的多元化应用:互联网设计发展的趋势第四部分 各国平面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各国平面设计的背景、概况及发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美国平面设计(重点)识记:美国平面设计的背景理解:美国平面设计的概况应用:美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二)德国平面设计(重点)识记:德国平面设计的背景理解:德国平面设计的概况应用:德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三)意大利平面设计(次重点)识记:意大利平面设计的背景理解:意大利平面设计的概况应用:意大利平面设计的发展(四)波兰平面设计(次重点)识记:波兰平面设计的背景理解:波兰平面设计的概况应用:波兰平面设计的发展(五)日本平面设计(次重点)识记:日本平面设计的背景理解:日本平面设计的概况应用: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六)中国平面设计(次重点)识记:中国平面设计的背景理解:中国平面设计的概况应用: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说明:该项需编纲教师全面考量该课程内容,并对各章节都给出相应的知识层次(重点、次重点、一般),在知识层次下对各知识点提出相应的能力层次要求(识记、理解、应用)。在分配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知识层次包括“重点、次重点、一般”三个层次,此三层次在命题中的固定比重分别为:65% ,25%,10%。要求编纲教师在分配知识层次时,除考虑知识点本身的重要性外,兼顾各层次在命题中的比例要求。避免出现某一层次知识点过少,不能满足命题中比例要求的情况。2、①能力层次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此三层次在命题中无固定比重要求,需编纲教师结合本课程的具体考核要求给出比例(在“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中给出比例),并在分配知识点能力层次时结合命题比例,做到大纲与技能考核要求统一。②大纲中知识点的能力层次分配应全面涵盖三个能力层次,尽量不要缺少,但各章节不是必须全有三个层次的知识点,应根据各章实际情况具体安排。3、大纲中的考核知识点只具体到章,不需要将知识点细化到节。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说明:省考委统一加以说明,编纲教师不需自行解释。二、教材1、指定教材梁梅《现代平面设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07-01,ISBN:97873012561212、参考教材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说明:该项省考委统一说明,若编纲教师需做个别说明,该部分也可自行撰写。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实验实训或助学实施条件(技能考核课程需要补充该部分要求)9、助学学时:本课程共3学分,建议总课时54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部分 工业革命 8(理论)+6(实践)第二部分 现代主义 8(理论)+6(实践)第三部分 信息时代 8(理论)+6(实践)第四部分 各国平面设计 6(理论)+6(实践)合 计 54说明:1、该项1-7省考委统一说明。若编纲教师需做个别说明,该部分也可自行撰写。2、该项中对助学学时的分配,需由编纲教师完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定每学分18学时,请教师按此规定分配学时。涉及实践考核的课程,实践与理论课时应分别列出。五、关于技能考核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技能考核内容。内容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技能考核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考核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10 %、"理解"为 20 %、"应用"为 70 %。3、考核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4、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5、技能考核类型一般分为:论述题 。6、技能考核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7、考核场地:教室8、考核器材:试卷9、考评人员:监考老师10、考核目标:论述11、考核内容参照参考本考试大纲第二部分。12、考核方式:论述题13、评分标准(待补充)说明:1、该部分1、3、4、6项省考委统一规定,编纲教师不用自行填写。2、其中第2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需编纲教师结合大纲中各章知识点能力层次分配给定。3、第5项“试题类型”,也需编纲教师结合命题要求给出。应尽量全面的涵盖该课程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试题类型,避免出现考试中出现的题型在大纲中没有举出的情况。六、题型示例(样题)论述题:如: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学生自己选择与现代设计史有关的任何题目
Tags: